本文通过1930年代舞厅、1990年代卡拉OK和当代高端会所三个典型空间,解码上海娱乐文化的时代变迁

上海龙凤阿拉后花园
第一章 旋转的时光机(静安寺百乐门)
金色穹顶下的弹簧舞池仍保留着1932年的原装枫木地板,每周三的"古董夜"要求来宾穿着vintage服饰。首席调酒师王师傅独创的"阮玲玉特调",用绍兴黄酒做基酒,杯沿点缀可食用的老报纸碎片。最近复原的"点歌铜管"系统,投币后机械臂会从古董唱片柜自动选取黑胶,在播放时同步投射当年舞者的全息影像。
第二章 霓虹深处的记忆(虹口区卡拉OK博物馆)
老板阿Ken收藏了从1985年至今的327台点唱机,最珍贵的是一台能播放录像带的日本原装机。包间墙上的手写点歌本记录着时代变迁:《恋曲1990》旁注着"炒股必唱",《上海滩》页面有"结婚专用"的印章。特设的"世纪对唱"服务,可将90年代的录音与现在的演唱混音,创造出穿越时空的二重唱。
第三章 云端上的未来剧场(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)
"天际俱乐部"的智能玻璃幕墙可随时切换全球夜景,昨夜是巴黎铁塔,今宵换成香港维港。会员专属的"气味银行"储存着500种城市记忆香氛,从外滩的梧桐雨到田子坊的咖啡香。最震撼的"全息酒廊",调酒师的手法会实时生成炫彩的光影轨迹,每一杯鸡尾酒都是一场3分钟的光影秀。
爱上海419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