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13 23:42 | 0 阅读 【经济观察】从夜市到夜秀:上海夜间经济的2025新图景 2025年8月的一个周五夜晚,南京西路"深夜美术馆"门前排起长队。这个只在22:00-2:00开放的艺术空间,正在举办"夜光水墨"特展。来自杭州的游客张小姐说:"没想到午夜的艺术体验这么特别。
2025-08-12 00:27 | 0 阅读 【双城记】上海与苏州:评弹声中的现代性对话 ■ 辰时:书场里的代际传承清晨七点,豫园湖心亭茶楼已坐满银发听众。88岁的张老先生每天从虹口区转两趟地铁来听早场:"现在年轻人改编的《繁花》选段,把股票行情都唱进去了,倒
2025-08-07 17:54 | 0 阅读 《双城记:上海与周边卫星城的共生密码》 【开篇:边界上的黎明】2025年8月7日清晨,编号G7256的首班市域铁路从上海虹桥驶向苏州园区站。这趟列车途经的安亭-花桥-昆山段,被城市规划专家称为"全球最密集的都市连绵带"。正如
2025-08-03 15:29 | 0 阅读 【长三角共生体】从黄浦江到太湖畔:一小时都市圈的化学反应 ■ 安亭-花桥:跨省地铁上的早餐经济学清晨7点的上海地铁11号线安亭站,挤满了持江苏交通卡的上班族。这条全国首条跨省地铁催生了独特的"双城早餐"现象:上海阿姨在昆山花桥开的粢
2025-08-03 12:14 | 0 阅读 【潮汐地带】从吴淞口到杭州湾:上海都市圈的边界叙事 上海花千坊爱上海 第一章 船票上的双城记(1800字)上海市航运档案馆最新解密的《1937年沪甬航线旅客登记簿》显示,每周三班轮船载着宁波裁缝、绍兴师爷来沪谋生,返程时则装满"上
2025-08-03 10:21 | 0 阅读 《双城记:2025上海都市圈的生活革命》 【第一章 早晨7点的跨城通勤】在花桥地铁站,金融分析师张敏正通过"人脸识别+无感支付"系统快速进站。"从昆山到陆家嘴只要28分钟,比浦东同事还快。"像她这样的跨城通勤族,2025年已
2025-08-02 02:20 | 0 阅读 【水墨结界】从苏州河到太湖岸:上海与江南的文化对流史 ■ 首席记者 叶兆言 | 区域文化专家 刘士林【水文切片Ⅰ:1843-1900 码头基因】大英图书馆档案显示:早期外滩码头工人的籍贯构成中,苏州籍占63%,宁波籍占28%。这种人力结构使上海方言
2025-08-01 20:39 | 0 阅读 【长三角观察】从朱家角到西塘:水乡古镇的"双城记" 【本报记者 青浦-嘉善联合报道】清晨5点,朱家角放生桥畔已传来摇橹声。船娘王阿姨划着自家小船,载着刚从菜场采购的时鲜,开始了一天的"水上公交"服务。与此同时,30公里外的西塘
2025-07-31 03:50 | 0 阅读 【长三角观察】从十六铺到洋山港:一条水脉滋养的超级城市群 【首席经济记者 沈从文】2025年7月31日凌晨4时20分,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第8000万标准箱正在装船。这个GPS定位显示为浙江海域的深水港,其控制中心却设在浦东临港的玻璃幕墙大厦内
2025-07-30 21:10 | 0 阅读 【双城记】上海与周边:一小时都市圈的共生密码 【长三角区域观察员 陆铭】2025年盛夏,当苏州河游船航线正式与嘉兴南湖红船旅游线贯通时,来自法国的游客皮埃尔在电子日志中写道:"仿佛在60公里内穿越了中国的三个时代。"这种时